你是“讨好型人格”吗?每个人都有讨好别人的体验,但是不是每个人被被讨好过。在生命的终极体验中,爱从不会让人失望,但是讨好会凭空消失。
什么是讨好型人格?
讨好型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人格模式,具体表现为一昧讨好他人、忽略自己。这种人格的人伴随着抬高他人、贬低自己的心理误区。
讨好型人格的人有哪些表现呢?
讨好型人格的人内心敏感脆弱,但是他们非常有同理心善于体察出他人的需求,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人。他们不太喜欢拒绝别人,会努力满足对方。在与别人的交往的过程中他们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,总是希望自己在别人的印象里能够得满分。不仅如此他们在社交中表现得紧张而不自然。
导致讨好型人格的原因有哪些?
1、没有自我
讨好型人格的人在讨好别人这件事上乐此不疲,他们不仅仅希望被讨好者能与他们礼尚往来,更希望通过这种讨好行为来与对方建立积极合作的关系。一个强大的人是不用轻易讨好别人的,讨好型人格的人内心很空虚,他们把精力过分放在关注别人身上,而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充实自己的灵魂。
2、外界压力
在当下的社会谋生就要遵循社会丛林的法则。俗话说“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”。为了生存我们只有努力适应社会。社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阶级属性。然而不太富裕的人是大多数,名利双收的人就像金字塔的顶端。我们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,对于自己单位的领导要充分的尊重,甚至要做好一个人讨好型人格的人,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关系中游刃有余。
解决讨好型人格的方法有哪些?
1、建立安全感
讨好型人格的人是不太信任自己的。他们没有认真总结反思自己的弱点,反而希望通过“临时抱佛脚”的方法讨好别人,从而让自己获得帮助。然而这种方式无疑是本末倒置的。自我才是自己最大的资本,我们只有采取积极投资自己、增强自身实力的方法让自己砥砺前行,除此之外都是不究竟的办法。所以讨好型人格的人要充分相信自己,给自己的内心重塑安全感,信赖自己,不依赖于他人。
2、勇敢说“不”
讨好型人格的人并非不悦纳自我,而是他们不被成长环境悦纳。讨好型人格的人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,从小不被尊重,甚至没有平等交流的权利。他们经常被父母否定、批判,甚至遭到没有来由的打骂。所以他们只能伪装自己讨好自己身边人,久而久之形成了讨好型人格。所以,讨好型人格的人认清了这种人格缺陷后,就要积极对这种成长环境说“不”,勇敢拒绝、大胆远离。
3、培养兴趣爱好
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看到别人活的丰富多彩,对自己的无趣感到很失落。其实大可不必羡慕他人。我们可以从那些人身上学习到积极有益的东西。殊不知我们也可以培养自己更多的兴趣和爱好,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活色生香,减少讨好型人格带来的焦虑和压力。当一个人能够掌握自己的喜与悲、苦与乐,他就能掌握自己的人生。
对于人性的弱点而言,适度地讨好别人不是错。花为悦己者开,一个具备一定情商的人,懂得愉悦自己和他人。但是带有目的性的过分的讨好是不可取的行为。与其花费心思讨好他人不如做好自己,因为只有自身具备一定的实力才能不惧当下和将来。